[步骤] Linux 救援模式软件的安装 (把系统目录当作根目录前)

步骤一:挂载官方镜像

(步骤略)

步骤二:登录拯救模式

2.1 选择通过光盘启动

(步骤略)

2.2 进入拯救模式

(步骤略)

2.3 登录拯救模式

rescue login:root

步骤三:在救援模式确定系统的根 “/” 目录分区

(步骤略)


补充:
1) 物理分区可以使用 lsblk 命令、fdisk -l 或 cat /proc/partitions 命令辅助确定
2) 逻辑分区还可以可以使用 pvs 命令、lvs 命令或 lvdisplay 命令辅助确定

步骤四:在救援模式将系统的根 “/” 分区挂载到救援模式的 /mnt 目录

# mount <root spartition> /mnt

步骤五:在救援模式将系统的光驱挂载到救援模式的 /mnt/mnt 目录

# mount /dev/sr0 /mnt/mnt

步骤六:重新安装 mount 软件

# rpm -ivh --root=/mnt /mnt/mnt/Module-Basesystem/x86_64/util-linux-2.39.3-150600.2.1.x86_64.rpm

(补充:这里以安装 util-linux-2.39.3-150600.2.1.x86_64.rpm 软件包为例)

步骤七:重启系统

7.1 从当前系统的根 “/” 目录切换回救援模式的根 “/” 目录

bash-4.3# exit

7.2 重启系统

tty1:rescue:~ # reboot

[排错] 解决 Linux 无法进入系统且 Linux 进入救援模式以后挂载系统目录时乱码

报错代码:

Linux 无法进入系统,进入拯救模式后乱码

原因分析:

mount 命令损坏,导致系统在启动的过程中无法挂载所有需要挂载的分区,例如 /boot 目录、根 “/” 分区等

解决方法:

步骤一:挂载官方镜像

(步骤略)

步骤二:登录拯救模式

2.1 选择通过光盘启动

(步骤略)

2.2 进入拯救模式

(步骤略)

2.3 登录拯救模式

rescue login:root

步骤三:在救援模式确定系统的根 “/” 目录分区

(步骤略)


补充:
1) 物理分区可以使用 lsblk 命令、fdisk -l 或 cat /proc/partitions 命令辅助确定
2) 逻辑分区还可以可以使用 pvs 命令、lvs 命令或 lvdisplay 命令辅助确定

步骤四:在救援模式将系统的根 “/” 分区挂载到救援模式的 /mnt 目录

# mount <root spartition> /mnt

步骤五:在救援模式将系统的光驱挂载到救援模式的 /mnt/mnt 目录

# mount /dev/sr0 /mnt/mnt

步骤六:重新安装 mount 软件

# rpm -ivh --root=/mnt /mnt/mnt/Module-Basesystem/x86_64/util-linux-2.39.3-150600.2.1.x86_64.rpm

(补充:这里以安装 util-linux-2.39.3-150600.2.1.x86_64.rpm 软件包为例)

步骤七:重启系统

7.1 从当前系统的根 “/” 目录切换回救援模式的根 “/” 目录

bash-4.3# exit

7.2 重启系统

tty1:rescue:~ # reboot

[排错] 解决 Ubuntu dpkg 数据库损坏 (apt 更新到一半时意外中断)

解决方法:

步骤一:重新配置 dpkg 数据库

# sudo dpkg --configure -a

步骤二:修复 apt 的中断

# sudo apt install --fix-broken

步骤三:删除报错的软件包

# sudo apt remove --purge postfix

(补充:这里以删除报错的 postfix 软件包为例)

步骤四:删除不用的软件包

4.1 清理 apt 缓存

# sudo apt clean

4.2 删除不用的软件包

# sudo apt autoremove

步骤五:更新所有软件包

5.1 下载所有需要更新的软件包

# sudo apt update

5.2 升级所有软件包

# sudo apt upgrade

步骤六:重新安装前面报错并删除的软件包

# sudo apt-get install postfix

(补充:这里以重新安装前面报错并删除的 postfix 软件包为例)

[内容] 软件源的设置 (Ubuntu 版)

内容一:添加 Ubuntu 软件源

# cat /etc/apt/sources.list
# Ubuntu sources have moved to /etc/apt/sources.list.d/ubuntu.sources
# vim /etc/apt/sources.list.d/ubuntu.sources

创建以下内容:

Types: deb
URIs: http://security.ubuntu.com/ubuntu/
Suites: noble-security
Componen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Signed-By: /usr/share/keyrings/ubuntu-archive-keyring.gpg

内容二:添加第 3 方软件源

# cat /etc/apt/sources.list
# Ubuntu sources have moved to /etc/apt/sources.list.d/ubuntu.sources
# vim /etc/apt/sources.list.d/ubuntu.sources

创建以下内容:

Types: deb
URIs: http://mirrors.aliyun.com/ubuntu/
Suites: noble noble-updates noble-backports
Components: main restricted universe multiverse
Signed-By: /usr/share/keyrings/ubuntu-archive-keyring.gpg

(补充:这里以添加阿里云的软件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