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错] 解决虚拟机使用命令 nmcli connection up enp1s0 时报错 Error: Connection activation failed: No suitable device found for this connection (device eth0 not available because profile is not compatible with device (mismatching interface name)). (给网卡配置的静态 IP 地址无法生效)

报错代码:

# nmcli connection up enp1s0 
Error: Connection activation failed: No suitable device found for this connection (device eth0 not available because profile is not compatible with device (mismatching interface name)).

解决方法:

步骤一:在虚拟机管理器上刷新虚拟机网卡的 MAC 地址或者删除原网卡添加一个新网卡

(步骤略)

步骤二:删除 NetworkManager 上所有的网卡配置

2.1 显示目前 NetworkManager 所有的网卡配置

# nmcli connection show

2.2 删除 NetworkManager 上所有的网卡配置

# nmcli connection delete enp1s0
# nmcli connection delete Wired\ connection\ 1 

(补充:这里以删除网卡配置 enp1s0 和 Wired\ connection\ 1 为例)

2.3 确保目前 NetworkManager 没有网卡配置

# nmcli connection show

(注意:确保这条命令输入后没有输出结果)

步骤三:添加新的 NetworkManager 网卡配置

3.1 显示目前的网卡硬件

# nmcli device show

(注意:这里需要记住网卡硬件的名称,因为下个步骤需要使用)

3.2 添加新的 NetworkManager 网卡配置

# nmcli connection add con-name eth0 ifname eth0 type ethernet

(补充:这里以给 eth0 网卡添加个名为 eth0 的 NetworkManager 网卡配置为例)

(注意:这里的 ifname 后面的名称,必须和上个步骤输出命令后显示的网卡硬件名称一致)

3.3 让刚刚添加的 NetworkManager 网卡配置生效

# nmcli device connect eth0

(补充:这里以启动 eth0 网卡为例)

(注意:这里的 eth0 是在上个步骤中使用 con-name 参数配置的网卡配置名)

步骤四:给 NetworkManager 网卡配置设置 IP 地址

4.1 给 NetworkManager 网卡配置设置 IP 地址

# nmcli connection modify eth0 ipv4.method manual ipv4.addresses 192.168.100.8/24 ipv4.gateway 192.168.100.1 autoconnect yes ipv4.dns 1.1.1.1

(补充:这里以给 eth0 网卡添加静态 IP 地址 192.168.100.8/24,网关 IP 地址 192.168.100.1,DNS 1.1.1.1 并开机自启为例)

(注意:这里的 eth0 是在前面的步骤中使用 con-name 参数配置的网卡配置名)

4.2 让刚刚配置的 IP 地址生效

# nmcli connection up eth0 

(补充:这里以让 eth0 网卡上配置的 IP 地址生效为例)

(注意:这里的 eth0 是在前面的步骤中使用 con-name 参数配置的网卡配置名)

[步骤] openSUSE & SLES 中文输出法的添加 (KDE Plasma 5 版)

正文:

步骤一:安装 fcitx5 输入法

# zypper install fcitx5

(注意:在安装 fcitx5 之前必须要先删除 fcitx,该步骤会在安装过程中自动进行,需要在这个过程中允许厂商变更)

步骤二:添加 fcitx5 输入法

System Setttings –> Regional Settings –> Input Method –> + Add Input Method… –> 添加需要的输入法 (例如:Pinyin) –> Apply

步骤三:使用 fcitx5 输入法

3.1 点击需要输入中文的语言框,将光标放在里面

3.2 点击右下角键盘标志,让标志从键盘变为 “拼” 字

3.3 此时可以输入中文了

3.4 此时可以按 “Shift” 键来回切换输入法

参考文献:

https://zh.opensuse.org/Fcitx5

[步骤] Rocky Linux & RHEL 自定义 YUM 源的制作

步骤一:制作自定义 YUM 源

1.1 安装从软件源下载安装包和依赖包到本地的工具

# yum install yum-utils -y

(注意:这里假设的情况是本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YUM 安装软件)

1.2 获取某软件的安装包和此软件的依赖包

# yumdownloader --resolve --destdir /tmp/ansible ansible

(补充:这里以将 ansible 安装包和 ansible 的依赖包下载到本地的 /tmp/ansible 目录为例)


注意:
1) 这里建议直接下载软件名称比如这里的 ansible,而不是下载指定了具体版本的软件,如果下载制定了具体版本的软件,其对应的依赖包可能不会下载下来
2) 这里假设的情况是本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YUM 安装软件

1.3 获取生成 YUM 源的工具软件包

# yumdownloader --resolve --destdir /tmp/ansible createrepo

(补充:这里以将 createrepo 安装包和 createrepo 的依赖包下载到本地的 /tmp/ansible 目录为例)

(注意:这里假设的情况是本系统可以正常使用 YUM 安装软件)

1.4 制作 YUM 源

1.4.1 进入到软件的安装包、依赖包和生成 YUM 源的工具软件包所在的目录
# cd /tmp/ansible

(补充:这里以进入到目录 /tmp/ansible 为例)

1.4.2 安装生成 YUM 源的工具
# rpm -ivh createrepo_c & rpm -ivh createrepo_c-libs & rpm -ivh drpm


补充:这里安装的软件包有
1) createrepo_c
2) createrepo_c-libs
3) drpm

1.4.3 进入到上一级目录
# cd ../
1.4.4 创建 ansible 的 YUM 源
# createrepo ansible

(补充:这里以用 ansible 目录里的软件包创建 YUM 源为例)

步骤二:使用自定义 YUM 源

2.1 创建新的 repo 文件

# vim /etc/yum.repos.d/ansible.repo

创建以下内容:

[ansible]
name=ansible
baseurl=file:///tmp/ansible
gpgcheck=0
enabled=1


补充:这里以
1) 文件名为 ansible
2) 文件标题为 ansible
3) YUM 源的软件包位置在 /tmp/ansible
4) 不进行 gpgcheck 检测
5) 启用此 YUM 源
为例

2.2 使用自定义 YUM 源安装软件

# yum install ansible -y

(补充:这里以安装 ansible 软件为例)

[步骤] Linux Kdump 的开启 (用于收集内核崩溃时的信息) (CentOS 7 & Rocky Linux 8 & RHEL 7 & RHEL 8 版)

步骤一:开启 Kdump

1.1 确保 crash 和 kernel-debuginfo 两个软件包已安装

# rpm -qa | grep crash || yum install crash ; rpm -qa | grep kernel-debug || yum install kernel-debug

1.2 设置内核崩溃信息的存放位置

# vim /etc/kdump.conf

修改以下内容:

......
path /var/crash
......


补充:
1) 默认的存放位置是 /var/crash
2) 把这里修改成想要存放内核崩溃信息的目录
3) 为了保险起见存放内核崩溃信息的位置最好有大于内存大小的剩余空间

1.3 重新启动 kdump 服务并设置为开机自启

# systemctl restart kdump ; systemctl enable kdump

1.4 确保 kdump 服务已经开启

# systemctl status kdump

(补充:当显示输出结果里包含 operational 或者 Active: active (exited) 时,则说明 Kdump 已经启用)

步骤二:设置收集内核崩溃信息的触发条件

2.1 当内核崩溃时自动收集内核崩溃信息

2.1.1 修改 /etc/sysctl.conf 文件
# vim /etc/sysctl.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kernel.hung_task_panic=1
2.1.2 让修改的 /etc/sysctl.conf 文件生效
# sysctl -p /etc/sysctl.conf
2.1.3 当内核崩溃时,系统会自动收集内核崩溃信息并重启

(步骤略)


注意:
1) 只有 task hang 住,或者处理器线程 soft lock 时才会自动产生 dump
2) 此过程系统会自动重启

2.2 当内核崩溃时使用魔术键收集内核崩溃信息

2.2.1 修改 /etc/sysctl.conf 文件
# vim /etc/sysctl.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kernel.sysrq = 1
2.2.2 让修改的 /etc/sysctl.conf 文件生效
# sysctl -p /etc/sysctl.conf
2.2.3 当内核崩溃时,使用魔术键收集内核崩溃信息并让系统自动重启

同时先后按下以下三个按键:

ALT + PRINTSCREEN + C


注意:
1) 此过程会让系统自动重启
2) 只是系统死机并不代表有 kernel panic

2.3 当内核崩溃时使用硬件发送 NMI 收集内核崩溃信息

2.3.1 修改 /etc/sysctl.conf 文件
# vim /etc/sysctl.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kernel.unknown_nmi_panic = 1
kernel.panic_on_unrecovered_nmi = 1
kernel.panic_on_io_nmi = 1
2.3.2 让修改的 /etc/sysctl.conf 文件生效
# sysctl -p /etc/sysctl.conf
2.3.3 当内核崩溃时,联系硬件技术支持使用硬件发送 NMI 收集内核崩溃信息

(步骤略)

步骤三:手动触发内核崩溃测试 Kdmup

# echo c > /proc/sysrq-trigger

(注意:此操作会造成系统重启)

参考文献:

https://access.redhat.com/documentation/en-us/red_hat_enterprise_linux/8/html/system_design_guide/installing-and-configuring-kdump_system-design-guide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916043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3698411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6038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23069

[步骤] SLES 软件库的启用和禁用

注意:

在启用或禁用 SLES 的软件库前,要先注册此 SLES

正文:

步骤一:显示所有可用软件库

# SUSEConnect --list-extensions

步骤二:启用软件库

# SUSEConnect -p sle-module-live-patching/15.3/x86_64

(补充:这里以启用 sle-module-live-patching/15.3/x86_64 软件库为例)

步骤三:禁用软件库

# SUSEConnect -d -p sle-module-basesystem/15.3/x86_64

(补充:这里以禁用用 sle-module-live-patching/15.3/x86_64 软件库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