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Linux 图形桌面的安装 (GNOME 版) (openSUSE & SLES 版)

步骤一:系统环境要求

服务器系统要配置好可用的软件源

步骤二:显示 openSUSE & SLES 可安装的软件包组

# zypper se -t pattern

步骤三:安装 GNOME 图形桌面

3.1 安装 GNOME 图形桌面

# zypper in -t pattern gnome

3.2 将系统默认的图形桌面设置为 GNOME 图形桌面

# vim /etc/sysconfig/displaymanager

将以下内容:

......
DISPLAYMANAGER_XSERVER="Xorg"

修改为:

......
DISPLAYMANAGER_XSERVER="gdm"

步骤四:进入图形桌面

4.1 设置系统开机进入图形桌面

# systemctl set-default graphical.target

4.2 立刻进入图形桌面

# startx

或者:

# init 5

[步骤] Linux 主机名的修改

内容一:通过配置文件修改

1.1 显示 Linux 主机名

[root@server ~]# hostnamectl 

1.2 修改 Linux 主机名

[root@server ~]# vim /etc/hostname

将全部内容修改如下:

eternalcenter.com

(补充:这里以将主机名修改为 eternalcenter.com 例)

1.3 让修改的 Linux 主机名生效

[root@server ~]# reboot

(补充:之后重启系统,或者重新登录系统)

[root@eternalcenter ~]#

(补充:命令行的主机名只会显示 “.” 符号前面的内容,“.” 后面的内容不会在这里显示)

内容二:通过命令行修改

2.1 修改 Linux 主机名

[root@server ~]# hostnamectl set-hostname eternalcenter.com

2.2 让修改的 Linux 主机名生效

[root@server ~]# reboot

(补充:之后重启系统,或者重新登录系统)

[root@eternalcenter ~]#

(补充:命令行的主机名只会显示 “.” 符号前面的内容,“.” 后面的内容不会在这里显示)

内容三:显示已经修改的主机名

3.1 显示已经修改的部分主机名

[root@eternalcenter ~]# hostname
eternalcenter

(补充:这里只会显示 “.” 符号前面的内容,“.” 后面的内容不会在这里显示)

3.2 显示已经修改的全部主机名,也就是 FQDN

[root@eternalcenter ~]# hostname -f
eternalcenter.com

[步骤] CentOS Linux & RHEL YUM 的使用(添加软件源)

步骤一:移除不可用的 YUM 软件源配置文件

1.1 方法一:备份系统自带的 YUM 软件源配置文件

# mkdir /etc/yum.repos.d/repobackup
# mv /etc/yum.repos.d/*.repo /etc/yum.repos.d/repobackup/

1.2 方法二:删除系统自带的 YUM 软件源配置文件

# rm -rf /etc/yum.repos.d/*.repo

步骤二:添加指定的 YUM 软件源配置

2.1 方法一:使用 yum-config-manager 工具建立新配置文件

# yum-config-manager --add-repo http://example.com/

(补充:这里的 http://example.com/ 指的是官方提供的公共 yum 库链接)

(注意:添加了这个源之后确保对应的 /etc/yum.repos.d/ 配置文件中的 enable=0)

2.2 方法二:手动写一个 YUM 软件源配置文件指定 YUM 软件源

# vim  /etc/yum.repos.d/local.repo

创建以下内容:

[local]
name=local
baseurl=file:///temp
enabled=1
gpgcheck=0 

(补充:这里以软件仓库在 /temp 为例)

步骤三:确认新配置的 YUM 软件源可用

3.1 清理过时 YUM 库的缓存

# yum clean all

3.2 刷新并列出所有可用的软件源

# yum repolist 

[步骤] Linux 开机自启 (通过 chkconfig 实现)

案例一:添加一个受 chkconfig 管理的服务(脚本)

1.1 编写一个脚本

# vim /etc/init.d/start.sh

创建以下内容:

#!/bin/bash
systemctl start httpd

# chkconfig: 345 85 15
# description: This is a script of starting httpd

(补充:chkconfig:后面的 3 个含义为 httpd 的级别为 3、4 和 5,启动序号为 85,关闭序号为 15)

1.2 给脚本添加执行权限

# chmod +x /etc/init.d/start.sh

1.3 将脚本添加到 chkconfig 中

# chkconfig --add start.sh

1.4 显示刚刚添加到 chkconfig 的应用

# chkconfig --list

案例二:通过 chkconfig 管理一个服务或脚本

2.1 设定 start.sh 在 3 和 5 等级为 on

# chkconfig --level 35 start.sh on

2.2 设定 start.sh 在各等级为 on,“各等级”包括 2、3、4、5 等级

# chkconfig start.sh on

2.3 设定 start.sh 在各等级为 off,“各等级”包括 2、3、4、5 等级

# chkconfig start.sh 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