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Linux 命令 shred (删除目录或文件)

正文:

内容一:shred 命令的作用

shred 的作用是删除文件。和 rm 命令不同的是 shred 在删除前会通过多次 (默认 3 次) 覆盖的方式防止数据被删除


注意:
1) 多次覆写大文件会消耗较多时间和 I/O 资源
2) 由于 SSD 的磨损均衡技术,shred 在 SSD 上可能无法完全擦除数据

内容二:shred 命令的格式

# shred <option> <file>

内容三:shred 命令的选项

1) -n <覆写的次数>,设置覆写的次数
2) -z ,最后用零进行覆写,以隐藏 shred 命令的痕迹
3) -u ,覆写后删除文件
4) -v ,显示详细过程
5) -f ,强制写入,若需要则修改权限
6) -x ,不处理超过文件大小的块

内容四:shred 命令的案例

4.1 以指定覆写次数的方式删除文件

# shred -n 5 -v test.txt

(补充:这里以覆写 5 次的方式删除 test.txt 文件为例)

4.2 以随机覆写次数的方式删除文件

# shred --random-source=/dev/urandom -v test.txt

(补充:这里以随机覆写次数的方式删除 test.txt 文件为例)

补充:

补充一:使用 dd 命令删除文件

# dd if=/dev/zero of=test.txt bs=1M count=10

(补充:这里以每次容量是 1M,覆写文件 test.txt 10 次为例)

补充二:使用 wipe 命令删除文件

# wipe -r -q test.txt

(补充:以清除 test.txt 文件为例)

[步骤] Linux 命令的监控 (audit 版)

正文:

步骤一:添加监控命令的 audit 规则

1.1 添加监控命令的 audit 规则的格式

配置文件格式:

-w <command> -p x -k <search_key>

命令格式:

# auditcl -w <command> -p x -k <search_key>


补充:
1) 这里的 <command> 是要监控的命令
2) 这里的 <search_key> 是个标识,用于简化在 audit 日志里搜索此命令

1.2 添加监控命令的 audit 规则的案例

配置文件的案例:

-w /usr/bin/rm -p x -k rm_command

命令案例:

# auditcl -w /usr/bin/rm -p x -k rm_command


补充:这里以
1) 监控 /usr/bin/rm 命令
2) 标识是 rm_command 为例

步骤二:让刚刚添加的规则生效

2.1 合并新添加的 audit 规则

# augenrules

2.2 重启 auditd 服务

# service auditd restart

步骤三:查看新添加的规则

# auditctl -l

步骤四:查看某个表示的 audit 日志

# ausearch -k rm_command

(补充:这里以查看标识为 rm_command 的 audit 日志为例)

参考文献:

https://access.redhat.com/solutions/3401281

[排错] Linux 解决使用 setfacl 命令时报错 “setfacl: …… : Operation not supported”

报错代码:

setfacl: ......: Operation not supported

解决方法 (添加 acl 参数):

临时解决方法(临时在挂载时添加 acl 参数):

# mount -o remount,acl /mnt

(补充:这里以给挂载的 /mnt 目录添加 acl 参数为例)

永久解决方法(永久在挂载时添加 acl 参数):

# vi /etc/fstab

将部分内容修改如下:

......
/dev/sda5 /mnt xfs defaults,acl 0 0
......

(补充:这里以给从硬盘 /dev/sda5 挂载到 /mnt 目录的目录添加 acl 参数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