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sr/bin/last -xF | egrep "reboot|shutdown|runlevel|system"
[命令] Linux 命令 dmesg (显示开机日志)
内容一:dmesg 简介
Linux 的 kernel 会把开机日子存储在 ring buffer 和 /var/log/message 中,其中 ring buffer 里的开机日志可以使用 dmesg 来显示,如果开机时的提示信息来不及阅读的话,可以通过 dmesg 命令来显示
内容二:dmesg 命令的选项
1) -c 显示 ring buffer 的日志后清空 ring buffer
2) -n 显示日志的层级
3) -cn 显示 ring buffer 的日志后清空 ring buffer,同时显示日志的层级
4) -s 设置缓冲区的大小,默认为 8196 与 ring buffer 的大小一样
内容三:dmesg 命令的使用案例
3.1 显示所有开机日志
# dmesg | less
3.2 显示所有日志,显示 ring buffer 的日志后清空 ring buffer,同时显示日志的层级
# dmesg -cn
3.3 显示所有失败的开机日志
# dmesg | egrep -i "fail|warn|error"
[实验] Linux 远程日志的集中管理和分文件存储 (通过 Rsyslog 实现)
步骤一:规划拓扑
1.1 服务器列表
rsyslog 服务端 IP 地址:192.168.0.11
rsyslog 客户端 IP 地址:192.168.0.12
1.2 服务器列表简介
rsyslog 客户端将日志发送给 rsyslog 服务端,并实现分文件存储
步骤二:系统环境要求
1) 所有服务器的系统都需要是 CentOS 8 版本
2) 所有服务器都要关闭防火墙
3) 所有服务器都要关闭 SELinux
4) 需要按照拓扑图给对应的服务器配置好 IP 地址和主机名
5) 所有服务器都要可以相互 ping 通自己和对方的 IP 地址和主机名
步骤三:配置 rsyslog 服务端
3.1 修改 rsyslog 配置文件的案例
3.1.1 案例一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vim /etc/rsyslog.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module(load="imudp")
input(type="imudp" port="514")
module(load="imtcp")
input(type="imtcp" port="514")
(
补充:
1) 使用 UD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2) 使用 TC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3) 此配置会将所有 rsyslog 客户端的日志存储在 rsyslog 服务端的 /var/log/message 里
)
3.1.2 案例二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vim /etc/rsyslog.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module(load="imudp")
input(type="imudp" port="514")
module(load="imtcp")
input(type="imtcp" port="514")
$template DynFile,"/var/log/%HOSTNAME%.log"
*.* -?DynFile
& ~
(
补充:
1) 使用 UD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2) 使用 TC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3) 此配置会将每个 rsyslog 客户端的日志单独存储在 /var/log/ 下的一个文件里,此文件会以其所属系统名命名
)
3.1.3 案例三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vim /etc/rsyslog.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module(load="imudp")
input(type="imudp" port="514")
module(load="imtcp")
input(type="imtcp" port="514")
$template DynFile,"/var/log/remotelog/%HOSTNAME%-%$YEAR%-%$MONTH%-%$DAY%-messages.log"
*.* -?DynFile
& ~
(
补充:
1) 使用 UD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2) 使用 TC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3) 此配置会将每个 rsyslog 客户端的日志单独存储在 /var/log/remotelog 下的一个文件里,此文件会以其创建时间和其所属系统名命名
)
3.1.4 案例四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vim /etc/rsyslog.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module(load="imudp")
input(type="imudp" port="514")
module(load="imtcp")
input(type="imtcp" port="514")
$template DynFile,"/var/log/remotelog/%HOSTNAME%-%$YEAR%-%$MONTH%-%$DAY%-messages.log"
:fromhost-ip,!isequal,"127.0.0.1" -?DynFile
& ~
(
补充:
1) 使用 UD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2) 使用 TC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3) 此配置会将每个 rsyslog 客户端的日志单独存储在 /var/log/ 下的一个文件里,此文件会以其创建时间和其所属系统名命名
4) 此配置不会单独存储 rsyslog 服务端的日志
)
3.1.5 案例五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vim /etc/rsyslog.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module(load="imudp")
input(type="imudp" port="514")
module(load="imtcp")
input(type="imtcp" port="514")
$template DynFile,"/var/log/syslog/system-%HOSTNAME%/messages.log"
*.* -?DynFile
& ~
(
补充:
1) 使用 UD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2) 使用 TC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3) 此配置会将每个 rsyslog 客户端的日志单独存储在 /var/log/ 下某个目录的 messages 文件里,此目录会以其所属系统名命名
)
3.2 重启 rsyslog 服务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
补充:
1) 使用 UD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2) 使用 TCP 的 514 端口接收日志
3) 需要在 3.1 修改 rsyslog 配置文件的案例中任选其一完成后在执行此步骤
)
步骤四:配置 rsyslog 客户端
4.1 修改 rsyslog 客户端的案例
(只在 rsyslog 客户端执行以下步骤)
# vim /etc/rsyslog.conf
添加以下内容:
......
*.emerg;*.alert;*.crit;*.err;*.warning;*.notice;*.info @192.168.0.11
或者:
......
*.emerg;*.alert;*.crit;*.err;*.warning;*.notice;*.info @@192.168.0.11
(
补充:
1) 这里的 192.168.0.11 是指 rsyslog 服务端的 IP 地址
2) IP 地址前一个 “@” 符后是指使用 UDP 端口 514 传输日志
3) IP 地址前两个 “@” 符后是指使用 TCP 端口 514 传输日志
)
4.2 重启 rsyslog 服务
(只在 rsyslog 客户端执行以下步骤)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
步骤五:测试 rsyslog 服务
5.1 在 rsyslog 客户端上发送日志
(只在 rsyslog 客户端执行以下步骤)
# logger "This is our test log"
(补充:这里以发送 This is our test log 信息为例)
5.2 在 rsyslog 服务端上显示日志
(只在 rsyslog 服务端执行以下步骤)
# cat /var/log/* | grep test
[步骤] Linux Kdump 的开启 (用于收集内核崩溃时的信息) (openSUSE & SLES 版)
步骤一:确保 crash 和 kernel-debuginfo 两个软件包已安装
# rpm -qa | grep crash || zypper install crash ; rpm -qa | grep kernel-debug || zypper install kernel-debug
(注意:此方法只有 openSUSE & SLES 可以使用)
步骤二:给 Kdump 预留内存
2.1 给 Kdump 预留内存
2.1.1 方法一:通过在 /etc/default/grub 配置文件里修改 crashkernel 参数
2.1.1.1 在 /etc/default/grub 配置文件里修改 crashkernel 参数
# vim /etc/default/grub
在这一行里:
.....
GRUB_CMDLINE_LINUX_DEFAULT="......"
.....
确保有:
.....
GRUB_CMDLINE_LINUX="crashkernel=auto......"
.....
并确保此文件其他地方没有和 crashkernel= 相关的参数
(
补充:这里的 auto 代表系统会根据内存大小自动设置一个值,也可以指定一个值,例如:crashkernel=128M,high、crashkernel=256M,high 等等。如果设置成一个固定值,建议
1) 1 GB 到 4 GB 内存设置成 160 M
2) 4 GB 到 64 GB 内存设置成 192 M
3) 64 GB 到 1 TB 内存设置成 256 M
4) 大于 1 TB 内存设置成 512 M
)
2.1.1.2 让刚刚修改的内核参数生效
#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2.1.2 方法二:通过 yast 工具修改 crashkernel 参数
2.1.2.1 方法二:通过 yast 工具修改 crashkernel 参数
# yast kdump
之后将 –Start-Up 中的 Kdump Low Memory [MiB] (72 – 3069) 修改为 256,将 –Start-Up 中的 Kdump High Memory [MiB] (0 – 7168) 修改为 512,之后再选择 [ OK ]
(补充:当 Kdump Low Memory 设置为 256,Kdump High Memory 设置为 512 时更易触发 Kdump)
(注意:此方法只有 openSUSE & SLES 可以使用)
2.1.2.2 让刚刚修改的内核参数生效
# reboot
2.2 显示给 Kdump 预留内存的大小
# makedumpfile --mem-usage /proc/kcore
步骤三:修改 Kdump 的配置信息
3.1 修改 Kdump 的配置文件
# vim /etc/kdump.conf
将以下内容:
......
path /var/crash
core_collector makedumpfile -l --message-level 1 -d 31
......
修改为:
......
path /var/crash
core_collector makedumpfile -c -l --message-level 1 -d 31
default reboot
......
(
补充:
1) path /var/crash
2) -c 参数会对搜集的内核崩溃时的信息进行压缩
3) default reboot 参数会让 KDUMP 收集完内核崩溃时的信息后重启
)
3.2 让刚刚修改的 Kdump 配置文件生效
# systemctl enable kdump.service ; systemctl restart kdump.service
步骤四:测试 Kdump
4.1 造成系统内核崩溃
# echo 1 > /proc/sys/kernel/sysrq ; echo c > /proc/sysrq-trigger
(注意:此时系统会自动崩溃并重启)
4.2 显示 Kdump 生成内核崩溃信息
# ls /var/crash/<date>/vmcore
(补充:这里的内核崩溃信息存放目录 /var/crash/,是刚刚在 /etc/kdump.conf 文件里指定的)
[模板] Linux 日志保存时间策略的配置模板 ( 以 messages 日志的 logrotate 配置模板为例)
步骤一:将 messages 日志的 logrotate 配置文件分离出来
# vim /etc/logrotate.d/syslog
删除以下内容:
......
/var/log/messages
......
步骤二:创建 messages 日志的 logrotate 配置文件
# vim /etc/logrotate.d/messages
创建以下内容:
/var/log/messages
/var/log/secure
/var/log/maillog
{
delaycompress
dateext
rotate 5
missingok
notifempty
weekly
create 755 root root
sharedscripts
postrotate
/bin/kill -HUP `cat /var/run/syslogd.pid 2> /dev/null` 2> /dev/null || true
endscript
}
(
补充:这里以:
1) 影响的日志文件有 /var/log/messages、/var/log/secure 和 /var/log/maillog (/var/log/messages /var/log/secure /var/log/maillog)
2) 备份的日志文件以日期的形式结尾 (dateext)
3) 对备份的日志文件进行压缩 (delaycompress,默认使用 gz 格式进行压缩)
4) 备份的日志文件保留 5 份 (rotate 5)
5) 如果现有日志文件丢失,则不报错直接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missingok)
6) 如果现有日志文件是空文件,则不再对日志文件进行备份 (notifempty)
7) 每周将现在的日志文件进行备份并生成新的日志文件 (weekly)
8) 日志文件权限是 0755 所属主是 root 所属组是 root (create 755 root root)
9) 在所有的现在的日志文件都备份并生成新的日志文件以后再统一执行脚本(sharedscripts,如果没有这个参数则每个日志文件在完成了这一动作后会各自单独执行脚本)
为例
)
步骤二:让创建的 messages 日志的 logrotate 配置文件生效
# systemctl restart rsys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