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 Linux 命令 ping (检测网络联通性)

内容一:ping 命令选项

1) -c 设置 ping 的次数 (默认会一直 ping)
2) -d 开启 Socket 的 SO_DEBUG 功能
3) -f 进行极限测试
4) -i 设置间隔时间,建议值为 0.4
5) -I 指定去 ping 的硬件设备或者 IP 地址
6) -m 设置标记
7) -l 设置发送不等待回复的数据包
8) -n 只显示数值
9) -q 只显示结果
10) -r 忽略路由表(可以用于检查本地网络接口是否有问题)
11) -R 记录路由的过程
12) -s 指定包的大小
13) -S 指定源 IP 地址
14) -t 设置 ping 包的生存时间 (TLL)
15) -v 输出详细信息
16) -w 设置 deadline,建议值为 0.8

内容二:ping 命令案例

2.1 案例一:让本地的某一个 IP 地址 ping 目标 IP 地址

# ping -I <IP address of this server> <target IP address>

2.2 案例二:让本地的某一个网卡 ping 目标 IP 地址


# ping -I <IP address of local server> <target IP address>

2.3 案例三:快速检测网络联通行

# ping -c 3 -i 0.4 -w 0.8 <target IP address>

[步骤] Linux rm 命令的监控

步骤一:将原来的 rm 命令进行备份

# cp /usr/bin/rm  /usr/bin/rm.original

步骤二:创建一个记录 rm 命令使用的脚本

# cat /usr/bin/rm
#!/bin/bash
log=/var/log/rm_command.log
echo "The $$ is calling rm command" >> $log
echo "The full command is $*" >> $log
echo
echo "now use this command to get more information: /bin/ps axwwo user,pid,ppid,%cpu,%mem,vsz,rss,stat,time,cmd" >>$log
/bin/ps axwwo user,pid,ppid,%cpu,%mem,vsz,rss,stat,time,cmd >>$log
/usr/bin/rm.original $*
echo "============================================================" >>$log

步骤三:给记录 rm 命令使用的脚本执行权限

# chmod 755 /usr/bin/rm.original

步骤四:下次使用 rm 命令后就可以监控 /var/log/rm_command.log 日志了

(步骤略)

[命令] Linux 命令 dmesg (显示开机日志)

内容一:dmesg 简介

Linux 的 kernel 会把开机日子存储在 ring buffer 和 /var/log/message 中,其中 ring buffer 里的开机日志可以使用 dmesg 来显示,如果开机时的提示信息来不及阅读的话,可以通过 dmesg 命令来显示

内容二:dmesg 命令的选项

1) -c 显示 ring buffer 的日志后清空 ring buffer
2) -n 显示日志的层级
3) -cn 显示 ring buffer 的日志后清空 ring buffer,同时显示日志的层级
4) -s 设置缓冲区的大小,默认为 8196 与 ring buffer 的大小一样

内容三:dmesg 命令的使用案例

3.1 显示所有开机日志

# dmesg | less

3.2 显示所有日志,显示 ring buffer 的日志后清空 ring buffer,同时显示日志的层级

# dmesg -cn

3.3 显示所有失败的开机日志

# dmesg | egrep -i "fail|warn|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