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骤] KVM 虚拟机模板的创建 (CentOS Linux 7 版)

注意:

在创建 KVM 虚拟机之前要先安装 KVM 并创建 KVM 虚拟网络

镜像准备:

在 CentOS 官网上下载安装系统所需要的镜像:

https://centos.org/download/

正文:

步骤一:理解创建 KVM 虚拟机模板的目的

主要用于批量克隆出新的 KVM 机器,节约创建新虚拟机的时间

步骤二:为这个虚拟机创建硬盘文件

2.1 创建硬盘文件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qemu-img create -f qcow2 /var/lib/libvirt/images/template_centos_7_10g.qcow2 10G

(补充:这里以创建 10G 大小的 template_centos_7_10g.qcow2 硬盘文件为例)

2.2 确认硬盘文件已创建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ls /var/lib/libvirt/images/ | grep template_centos_7_10g.qcow2

(补充:这里以确认 template_centos_7_10g.qcow2 硬盘文件为例)

步骤三:使用 KVM 和刚刚创建的硬盘文件新安装一台虚拟机

3.1 启动 KVM 的 virt-manager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rt-manager

3.2 在 virt-manager 上的左上角点击文件之后 “点击新建虚拟机”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略)

3.2.1 选择以本地安装介质的方式安装系统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1)
3.2.2 选择安装系统的系统镜像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2)

(补充:这里以使用 centos-7.6-x86_64-everythin-1810.iso 系统镜像为例)

3.2.3 设置内存大小和 CPU 核心数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3)

(补充:这里以设置 2048 MiB 内容和 2 核 CPU 为例)

3.2.4 选择用刚刚创建的硬盘文件来安装系统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4)

(补充:这里以使用 template_centos_7_10g.qcow2 硬盘文件为例)

3.2.5 给虚拟机命名为并选择虚拟网络

(注意:虚拟网络必须提前创建好)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5)

(补充:这里以将虚拟机命名为 template_centos_7_10g 并使用 vlan001 网络为例)

3.2.6 开始安装系统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6)
3.2.7 选择系统语言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7)
3.2.8 之后进行系统配置界面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需要手动配置的地方有两个:
1)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2) “KDUMP”
分别点击以后就可以配置了

3.2.8.1 通过 “INSTALLATION DESTINATION” 对硬盘进行分区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补充:完成后点击左上角的 “DONE”)

(注意:只分一个分区,只设置一个挂载点挂载到根 “/”,使用标准硬盘类型,硬盘格式设置为 XFS)

(图:8)
(图:9)
3.2.8.2 取消 “KDUMP”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补充:完成后点击左上角的 “DONE”)

(图:10)
3.2.9 设置完成之后点击右下角的 “Begin installation”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11)
3.2.10 在安装的过程中设置 root 密码,安装完成后重启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图:12)
3.2.11 在安装系统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内容总结

1) 一定要使用刚刚创建的 /var/lib/libvirt/images/template_centos_7_10g.qcow2 作为安装虚拟机的硬件文件
2) 虚拟机网络 “vlan001” 要提前创建好
3) 只分一个分区,只设置一个挂载点挂载到根 “/”,使用标准硬盘,硬盘格式是 XFS
4) 取消 “KDUMP”

步骤四:进入新创建虚拟机修改配置

4.1 修改网卡个性化设置

4.1.1 修改网卡配置文件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将全部内容进行如下修改:

BOOTPROTO=dhcp
NAME=eth0
DEVICE=eth0
ONBOOT=yes
TYPE=Ethernet
4.1.2 使修改的网卡配置生效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4.2 禁用 selinux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selinux/config

将全部内容进行如下修改:

# This file controls the state of SELinux on the system.
# SELINUX= can take one of these three values:
#     enforcing - SELinux security policy is enforced.
#     permissive - SELinux prints warnings instead of enforcing.
#     disabled - No SELinux policy is loaded.
SELINUX=disabled
# SELINUXTYPE= can take one of three values:
#     targeted - Targe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inimum - Modification of targeted policy. Only selected processes are protected.
#     mls - Multi Level Security protection.
SELINUXTYPE=targeted

4.3 禁用空路由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sysconfig/network

将全部内容修改如下:

# Created by anaconda
NOZEROCONF="yes"

4.4 添加 Console 配置

4.4.1 修改 grub 内核配置文件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default/grub

将全部内容修改如下:

GRUB_TIMEOUT=5
GRUB_DISTRIBUTOR="$(sed 's, release .*$,,g' /etc/system-release)"
GRUB_DEFAULT=saved
GRUB_DISABLE_SUBMENU=true
GRUB_TERMINAL="serial console"
GRUB_SERIAL_COMMAND="serial --unit=1 --speed=115200"
GRUB_CMDLINE_LINUX="biosdevname=0 net.ifnames=0 console=tty0 console=ttyS0,115200n8"
GRUB_DISABLE_LINUX_UUID="true"
GRUB_ENABLE_LINUX_LABEL="true"
GRUB_DISABLE_RECOVERY="true"
4.4.2 使修改的 grub 内核配置生效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grub2-mkconfig -o grub

4.5 将系统自动挂载的硬盘从使用 UUID 换成硬件路径

4.5.1 显示根 “/” 分区的 UUID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blkid
/dev/vda1: UUID="84ccf593-a924-4949-b7ef-584be43deef5" TYPE="xfs"

(补充:这里的 UUID 是: 84ccf593-a924-4949-b7ef-584be43deef5)

4.5.2 在自动挂载文件里将根 “/” 分区的 UUID 换成硬件路径
# vi /etc/fstab

将以下内容:

......
UUID=84ccf593-a924-4949-b7ef-584be43deef5 /                   xfs     defaults        0 0

(补充:这里的 UUID 是: 84ccf593-a924-4949-b7ef-584be43deef5)

修改为:

......
/dev/vda1 /                   xfs     defaults        0 0

4.6 删除不用的程序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yum -y remove NetworkManager-* firewalld-* python-firewall

4.7 配置虚拟系统的 yum 源

4.7.1 备份旧 yum 源
4.7.1.1 创建备份目录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mkdir /etc/yum.repos.d/backup
4.7.1.2 备份旧 yum 源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mv /etc/yum.repos.d/*.repo /etc/yum.repos.d/backup
4.7.2 创建新的 yum 源文件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yum.repos.d/lan.repo

创建以下内容:

[CentOS7]
name=CentOS7
baseurl=http://192.168.100.254/CentOS7/
enabled=1
gpgcheck=0

(注意:这里的 http://192.168.1.250/centos7/ 需要根据真实环境的情况进行更改)

4.7.3 删除旧的 yum 源数据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yum clean all
4.7.4 刷新新的 yum 源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yum repolist

4.8 对虚拟系统进行升级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yum -y update

4.9 进行分区扩展

4.9.1 安装分区扩展软件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yum install -y cloud-utils-growpart
4.9.2 给开机自启配置文件相应的权限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chmod 755 /etc/rc.local
4.9.3 设置开机自动扩容根 “/” 目录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rc.local

添加以下内容:

/usr/bin/growpart /dev/vda1 
/usr/sbin/xfs_growfs /
4.10 修改虚拟机系统的名称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vi /etc/hostname

将全部内容修改如下:

template_centos_7_10g
4.11 启用 serial 服务实现通过 virsh console 命令控制虚拟机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systemctl start serial-getty@ttyS0
# systemctl enable serial-getty@ttyS0
4.12 清除虚拟系统的历史命令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history -c
4.13 关闭虚拟机

(只在虚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poweroff

步骤五:在真机上对虚拟机进行清理优化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 sudo virt-sysprep -d template_centos_7_10g

(补充:这里以清理 template_centos_7_10g 虚拟机为例)


注意:如果此命令不存在
1) CentOS 系统的话需要安装 libguestfs-tools
2) openSUSE 系统的话需要安装 guestfs-tools

步骤六:此时就可以将此虚拟机的硬件文件作为模块进行批量克隆虚拟机了

(只在真机上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略)

[内容] Linux 硬件信息的显示 (处理器、内存、硬盘和其他硬件信息)

内容一:显示处理器信息

1.1 显示处理器进程 (虚拟核心) 数

# cat /proc/cpuinfo | egrep "core id|physical id|processor" | tr -d "\n" | sed s/processor/\\nprocessor/g | sed 's/physical/     physical/' | sed 's/core/     core/' | grep -v ^$ | wc -l

1.2 显示处理器物理核心数

# cat /proc/cpuinfo | egrep "core id|physical id" | tr -d "\n" | sed s/physical/\\nphysical/g | grep -v ^$ | sort | uniq | wc -l

1.3 显示物理封装处理器 (处理器 socket) 数

# cat /proc/cpuinfo | grep "physical id" | sort | uniq | wc -l

1.4 显示处理器的详细信息

# lscpu

或者:

# cat /proc/cpuinfo

(补充链接:Linux 处理器详细信息的显示 (显示 /proc/cpuinfo 文件里的信息)

内容二:显示内存信息

2.1 显示内存使用情况

# free -m

(注意:这里显示的内存会比真实的硬件内存大小小一点)

2.2 显示内存详细信息

# cat /proc/meminfo

2.3 显示内存的总大小

# memunit=`dmidecode -t memory | egrep -i 'Size:' | egrep -i 'kb|mb|gb' | egrep -v -i 'Volatile|Maximum|Memory|Installed|Enabled' | awk '{print $NF}' | head -1`;memsize=`dmidecode -t memory | egrep -i 'Size:' | egrep -i 'kb|mb|gb' | egrep -v -i 'Volatile|Maximum|Memory|Installed|Enabled' | awk 'BEGIN{memtotal=0}{memtotal+=$2}END{print memtotal}'`; echo "$memsize $memunit"

内容三:显示硬盘信息

3.1 显示硬盘使用情况

# df -h

3.2 显示硬盘信息

# lsblk

3.3 显示硬盘总大小

# disksizeb=`lsblk -b | egrep -iv '\/|SWAP|NAME' | awk '$1!~/[0-9]/' | egrep 'disk' | awk 'BEGIN{disktotal=0}{disktotal=disktotal+$4}END{print disktotal}'`;let disksizek=$disksizeb/1024;let disksizem=$disksizek/1024;let disksizeg=$disksizem/1024;echo "$disksizeg GB"

内容四:显示其他硬件的信息

4.1 显示其他所有硬件的信息

# dmesg

4.2 显示某 1 个硬件的信息

# dmesg | grep -i mouse

(补充:这里以显示鼠标信息的方法为例)

[命令] Linux 命令 date (管理系统时间)

内容一:显示当前时间

1.1 显示当前时间的格式

1.1.1 显示系统当前年份
# date +%Y
1.1.2 显示系统当前月份
1.1.2.1 以数字显示
# date +%m
1.1.2.2 以英文月份缩写显示
# date +%b
1.1.3 显示系统当前日期
# date +%d

或者:

# date +%e
1.1.4 显示系统当前小时
# date +%H
1.1.5 显示系统当前分钟
# date +%M
1.1.6 显示系统当前小时和分钟,并以冒号 “:” 相隔
# date +%R
1.1.7 显示系统当前秒钟
# date +%S
1.1.8 显示系统当前处于每周的第几天
# date +%w
1.1.9 显示从 1970 年 1 月 1 日 0 点 0 分到目前为止的秒数,作用相当于 time 函数
# date +%s

1.2 显示当前时间的案例

# date +%Y-%m-%d-%H
2019-02-08-06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内容二:显示过去时间的案例

2.1 显示系统 10 秒钟前的时间

# date +%Y-%m-%d-%H-%M-%S -d "-1 second"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seconds"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second ago"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seconds ago"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2.2 显示系统 10 分钟前的时间

# date +%Y-%m-%d-%H-%M-%S -d "-1 minute"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minutes"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minute ago"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minutes ago"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2.3 显示系统 1 个小时前的时间

# date +%Y-%m-%d-%H -d "-1 hour"

或者:

# date +%Y-%m-%d-%H -d "-1 hours"

或者:

# date +%Y-%m-%d-%H -d "1 hour ago"

或者:

# date +%Y-%m-%d-%H -d "1 hours ago"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2.4 显示系统昨天的时间

# date +%Y:%m:%d:%H -d "-1 day"

或者:

# date +%Y:%m:%d:%H -d "-1 days"

或者:

# date +%Y:%m:%d:%H -d "1 day ago"

或者:

# date +%Y:%m:%d:%H -d "1 days ago"

(补充:这里以冒号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2.5 显示系统 2 个月前的时间

# date +%Y-%m-%d-%H -d "-2 month"

或者:

# date +%Y-%m-%d-%H -d "-2 months"

或者:

# date +%Y-%m-%d-%H -d "2 month ago"

或者:

# date +%Y-%m-%d-%H -d "2 months ago"

(补充:这里以大写字母 “T”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2.6 显示系统 3 年前的时间

# date +%Y-%m-%d-%H -d "-3 year"

或者:

# date +%Y-%m-%d-%H -d "-3 years"

或者:

# date +%Y-%m-%d-%H -d "3 year ago"

或者:

# date +%Y-%m-%d-%H -d "3 years ago"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内容三:显示未来时间的案例

3.1 显示系统 10 秒钟后的时间

# date +%Y-%m-%d-%H-%M-%S -d "+1 second"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seconds"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second"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seconds"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3.2 显示系统 10 分钟后的时间

# date +%Y-%m-%d-%H-%M-%S -d "+1 minute"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minutes"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minute"

或者:

# date +%Y-%m-%d-%H-%M-%S -d "1 minutes"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3.3 显示系统 1 个小时后的时间

# date +%Y-%m-%d-%H -d "+1 hour"

或者:

# date +%Y-%m-%d-%H -d "+1 hours"

或者:

# date +%Y-%m-%d-%H -d "1 hour"

或者:

# date +%Y-%m-%d-%H -d "1 hours"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3.4 显示系统明天的时间

# date +%Y-%m-%d-%H -d "+1 day"

或者:

# date +%Y-%m-%d-%H -d "+1 days"

或者:

# date +%Y-%m-%d-%H -d "1 day"

或者

# date +%Y-%m-%d-%H -d "1 days"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3.5 显示系统 2 个月后的日期

# date +%Y-%m-%d-%H -d "+2 month"

或者:

# date +%Y-%m-%d-%H -d "+2 months"

或者:

# date +%Y-%m-%d-%H -d "2 month"

或者:

# date +%Y-%m-%d-%H -d "2 months"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3.6 显示系统 3 年后的日期

# date +%Y-%m-%d-%H -d "+3 year"

或者:

# date +%Y-%m-%d-%H -d "+3 years"

或者:

# date +%Y-%m-%d-%H -d "3 year"

或者:

# date +%Y-%m-%d-%H -d "3 years"

(补充:这里以横杠 “-” 自定义为时间单位的间隔符为力)

内容四:指定格式显示时间的案例

4.1 以横杠 “-” 作为间隔显示时间

# date +%Y-%m-%d-%H

4.2 以空格 “ ” 作为间隔显示时间

# date +%Y" "%m" "%d" "%H

内容五:显示以 1970 年 1 月 1 日 为基准到现在的绝对时间的案例

# nowtime=`date -d now +"%b %d %H:%M:00"`
# date -d "$nowtime" +%s

或者:

# date -d "`date -d now +"%b %d %H:%M:00"`" +%s

内容六:修改系统时间的案例

# date -s “20101010 10:10:10”

或者:

# date -s "2010-10-10 10:10:10"

或者:

# date -s "2010/10/10 10:10:10"

或者:

# date -s "10/10/2010 10:10:10"

或者:

# date -s "10:10:10 20101010"

(补充:这里以将系统日期设置为 2010 年 10 月 10 日 10 点 10 分 10 秒为例)

[步骤] KVM 虚拟网络的创建

注意:

在创建 KVM 虚拟机网络之前要先安装 KVM

正文:

步骤一:制作 1 个 KVM 虚拟网络的配置文件

# vim /etc/libvirt/qemu/networks/vlan001.xml

创建以下内容:

<network>
  <name>vlan001</name>
  <bridge name="vlan001"/>
  <forward mode="nat"/>
  <ip address="192.168.1.254" netmask="255.255.255.0">
    <dhcp>
      <range start="192.168.1.100" end="192.168.1.200"/>
    </dhcp>
  </ip>
</network>


补充:这里以创建
1) 名为 vlan001
2) dhcp 是 192.168.1.100 到 192.168.1.100
3) 子网掩码是 255.255.255.0
4) 本机 IP 地址是 192.168.1.254
5) 配置文件是 /etc/libvirt/qemu/networks/vlan001.xml 为例

步骤二:将刚刚制作的虚拟网络配置文件定义到 KVM 里

# virsh net-define /etc/libvirt/qemu/networks/vlan001.xml

(补充:这里的虚拟网络配置文件是 /etc/libvirt/qemu/networks/vlan001.xml)

步骤三:启动刚刚定制的虚拟网络

# virsh net-start vlan001

(补充:这里的虚拟网络名是 vlan001)

步骤四:确认刚刚定制的虚拟网络

# ifconfig

步骤五:将刚刚定制的虚拟网络设置为开机自动启动

# virsh net-autostart vlan001

(补充:这里的虚拟网络名是 vlan001)

[工具] Shell 批量检测服务器网络的联通状态

介绍

基本信息

作者:朱明宇
名称:批量检测服务器网络的联通状态
作用:批量检测服务器网络的联通状态

使用方法

1. 将此脚本和清单 $list 文件放在同一目录下
2. 清单 $list 里每个远程服务器名或 IP 地址占用 1 行
3. 在此脚本的分割线内写入相应的内容
4. 给此脚本添加执行权限
5. 执行此脚本

脚本分割线里的变量

list=”servers_all_list.txt” #指定服务器清单

脚本

#!/bin/bash

####################### Separator ########################

list="servers_all_list.txt"

####################### Separator ########################

read -p "will ping please input y " a
echo $a

if [ "$a" != "y" ];then
        echo "you don't agree so exit now"
        exit
fi

num=0

for i in `awk '{print $1}' servers_all_list.txt`
do
        let num++
        echo "$num $i"
        ping -c3 -i0.4 -w0.8 $i
        echo
done


补充:清单示例如下,可直接复制粘贴,如果不更改脚本,清单请命名为 servers_all_list.txt:

db1
db2
db3
web1
web2